找到相关内容36723篇,用时1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民国高僧弘一法师

    方面,从这序中也可看出法华经对中国非常投缘,译出后的弘传与普及都极其广泛。而唯识学,在玄奘法师回国前所传的唯识义理,是有些众说纷纭的局面。   单单就以道宣律师自小就与《法华经》有缘,也还并不能说明道...为中国佛教的教歌。在重大的佛教活动上,都会先唱《三宝歌》。后人评述法师此曲: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首现代梵呗,同时也是对古代梵呗的一次划时代的革新”。此后,该歌歌词由法尊法师译成藏文、黄知真先生译成英文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62373475.html
  • 《念佛胜易》简介、缘起

    高的,弘一大师讲,我们中国的戒,从宋朝就断掉了,他说自己也不是一个完整的比丘,他认为自己是一个“受三皈的沙弥”,没得到清净的戒体,为什么?传承断了。  在我们末法时代,要选择什么样的教法呢?《大集月...

    净宗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773516.html
  • 窥基与唯识宗的创立

    是因为其文性质不允许,但应该注意的是,玄奘见到的并非窥基的父亲尉迟宗,而是“伯父敬德鄂国公”。赞宁称此说为“诬”,着眼点也在于认定“九岁丁艰”为丧父。呂澂先生在《中国佛学源流略讲》中说:“他在晚年讲《...726页中。  [2] 汤用彤《隋唐佛教史稿》第148页,中华书局,1982年版。  [3] 呂澂《慈恩宗》,《中国佛学源流略讲》附录。  [4] 吕澂《中国佛学源流略讲》,第344页。  [5...

    杨维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3073524.html
  • 如来藏与唯识学关系问题之分析

    对唯识学影响很大。早期唯识学中就包含着如来藏思想架构。此学者认为其实在唯识学早期阶段如来藏与唯识并非全然异质对立,而是并存的。只是到了后来,特别是以玄奘为代表的中国唯识学回避了如来藏思想,由此人为地...

    慧仁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4173537.html
  • 宋朝的佛经翻译

    的情况,《佛祖统纪》卷四十三有些零散记载,他是中天竺人,属刹帝利种姓,原为摩揭陀国那烂陀寺僧,于宋太祖开宝六年(九七三年)来到中国漉州蒲津,译出《圣无量寿经》、《七佛赞》等,河中府沙门法进执笔缀文,...譬诸枳桔焉,由易土而殖,桔化为枳,桔枳之呼虽殊,而辛芳干叶无异。又如西域尼拘律陀树,即东夏之杨柳,名虽不同,树本是一。” 27 在此赞宁用桔和枳相比,又用印度的尼拘律陀树(nya.grodha)和中国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4473543.html
  • 天台别教与唯识古学——智者大师的唯识观(之一)

    中国化”或许尚可讨论,但唯识古学对对隋唐宗派佛教的影响实在不容低估。(参见杨维中《真识与妄识之辨:中国唯识古学心性论思想的主题》,《哲学门》第一卷(2000)第一册。)  [5] 南岳慧思的求学经历相当...

    刘朝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5273558.html
  • 论藏传佛教逻辑中的“非充足理由”理论

    中国逻辑史学会因明研究工作小组:《因明新探》,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,第289页。   [ii] 凯珠杰·格勒白桑:《因明七论除意暗庄严疏》(藏文),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,第325页。   [...

    达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123873788.html
  • 四法印讲记(二)

    开一点儿玩笑,看起来是“开玩笑”,实际是实话实说。我这样说: 我脚一接触长江,长江就变了。 我手一摸长城,长城就变了。 我咳嗽一声,整个中国、整个地球、整个宇宙都变了。 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|四法印|无常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4/11585773822.html
  • 《彰所知论》传承过程及〈情世界品〉补订

    论选》,北京:中国藏学出版社,1992年版,页214~215。二十五种经论是:1.《律经》,论述旨在调伏人的动物本性的经典;2.《别解脱经》,论述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的经典;3.《伽耶山经》,大乘僧人所...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39. 此表据《初机佛学读本》(中国佛教研究所编,1994年11月,北京)内容所制。  页383  《彰所知论》...

    王启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83373945.html
  • 国立故宫所藏《善逝宝经广示日光目录》述要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[1] 阿华,〈藏文典籍的分布及其分编问题〉,见《中国藏学》,1994年第2期。  ...-----------------  [10] 布敦?仁钦竹,bu-ston chos-vbyung,中国藏学出版社,1988年9月;(汉译本:郭和卿译,《佛教史大宝藏论》,福智之声出版社,民国83年...

    胡进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84773957.html